2025赋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(娄底站)启动,娄底市中医医院扛起 “龙头” 担当

金秋送爽,娄底大地药香四溢。10月24日,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2025年度“赋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”行动(娄底站)在娄底市中医医院正式启动。这场集政策引领、学科建设、义诊服务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中医药盛会,为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,让娄底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省级优质中医药服务。
政医会协同,共绘基层中医新图景

活动伊始,娄底市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贺军民在致辞中分享了医院的发展成果:推拿科成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,7个专科获评省级重点专科,是娄底市多个中医药质控中心与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。他表示,医院将以此为契机,持续发挥龙头作用,推动中医药的智慧与温度真正惠及于民、泽被众生。
娄底市卫健委党组书记曾祥文从区域发展角度擘画蓝图:娄底中医药资源丰富,产业基础扎实,拥有近2000种中草药资源,474家中医医疗机构覆盖城乡,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。此次省级“赋能行动”具有里程碑意义,我市将健全以娄底市中医医院为龙头的服务体系,加强人才培养,推广适宜技术,推动中医药服务向“规范化、生活化、智能化”发展,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中医药服务。

随后举行的《湖湘常见病多发病经方验方集》捐赠仪式上,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郭子华强调:中医药振兴密码在基层与群众中。娄底中医药底蕴深厚,药王孙思邈曾在此采药,梅山医术代代传,近年中医服务体系持续完善。此次活动将以“学术名片”破题,为基层医院找准特色发展方向;以“技术名片”强基,把辨证施治、实操技能手把手传授给基层医者;以“文化名片”铸魂,借《湖湘常见病多发病经方验方集》,让湖湘中医经典智慧扎根基层诊疗一线。

随着与会领导共同按下启动手印,“赋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”行动(娄底站)正式启动,标志着娄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进入新阶段。
多专科联合义诊,优质医疗送到家门口

“不用跑省城,在家门口就能找省里专家看病,真是太方便了!”家住娄星区的张阿姨拿着呼吸内科专家开具的处方满意地说。启动仪式后,7位涵盖呼吸内科、儿科、心血管内科、皮肤科、脊柱外科、妇科、脊柱外科等专业的专家立即投入义诊,为百姓提供免费诊疗服务。
相关诊室门口的候诊椅上坐满了预约患者,整个候诊区井然有序。一上午,专家团队共接诊170余人次,以精湛医术和贴心服务赢得群众好评。

“专科强则基层强。娄底市中医医院重点专科的发展,为基层诊疗提供了有力支撑。”郭子华会长表示,此次义诊既是为百姓送健康,也是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“实战练兵”。
学术交流引领,探索专科发展新路径

上午的湖湘中医大讲堂上,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、院长葛金文教授以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 基层中医医院专科建设的思考》为题,进行了一场前瞻性与实操性兼具的专题授课。
葛金文教授系统梳理了当前基层中医医院专科建设现状。他指出,我国已初步构建起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,形成了“骨伤+康复”“针灸+脑病”等一批特色专科组合模式。然而,基层仍面临专科“空壳化”、人才“断层化”、服务“同质化”等共性难题,制约着中医药服务的高质量发展。
面对从“有没有”到“强不强”的时代之问,葛金文教授提出了以“强基、提质、赋能”为核心的系统解决方案:“强基”重在补齐634家薄弱县级中医院短板,推广十大常见病中医干预包;“提质”依托千家县域专科联盟与五千名骨干人才培养;“赋能”则通过“云上中医馆”与“移动服务单元”等数字工具,打通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他表示,随着国家“十五五”专项政策与超百亿资金的精准投入,基层中医药服务将迎来从“纸面规划”到“百姓实惠”的实质性飞跃,到2030年有望实现“小病不出村、常见病不出乡”的服务新格局,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坚实的中医药力量。
此次“赋能基层”行动,为娄底中医药发展按下了“加速键”。立足新起点,娄底市中医医院将聚焦重点专科下沉、专家团队驻点、经方验方推广三大任务,精准发力,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。我们相信,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娄底必将为百姓健康筑起更坚实的中医药屏障,为中医药强省建设贡献磅礴力量。



湘ICP备20007276号-1